简介:《女史箴图》,东晋,顾恺之,晋代,绢本设色,手卷,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点击下载:顾恺之《女史箴图》60000x2360像素高清大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点击下载:8053.顾恺之《女史箴图》60000x2360像素高清大图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高清大图

《女史箴》是西晋张华写的一篇讽谏贾后的辞赋。贾后名南风,是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立过大功的贾充的女儿。她在晋惠帝司马衷做太子时,就被册封为王妃。贾后性情妒忌,凶狠贪暴。司马衷称帝后将其封为皇后,其独揽大权的野心就更暴露无遗。为了夺政擅权,她挟惠帝下诏,杀死当时辅政的外戚杨俊及其党羽达数千人之多,以扫除专权的障碍,然后独揽大权长达八九年之久。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九段《女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被当时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流传甚广。后来顾恺之就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段为画,每段有箴文(除第一段外),各段画面形象地揭示了箴文的含义,故称《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在结构与空间处理上,都已经非常成熟。画面每一段都相对独立,且又前后照应。在空间处理基本上是按主要人物、尊贵人物大而次要人物、卑微人物小的原则,显得稚拙而饶有画意,体现了早期人物画的风貌。主题人物的塑造,也都能根据不同的内容,赋予各种不同的动作,人物的动态神情呼之欲出。通过动作和表情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无疑将两汉以来的人物画创作水平向前推进一大步。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高清大图
《女史箴图》中人物仪态宛然,细节描绘精微,笔法细劲连绵,设色典丽秀润。该卷共描绘了十九位女性,其中有十二位是表现其四分之三侧面,战国时期的帛画多是刻画侧面人物,由正侧面转向四分之三侧面,这与中国人物画的发展水平以及对人物特征的关注程度有关。人物画发展到魏晋时期己经相当成熟了,对人物容貌,个性特征的突出描绘比以往更甚。图中女性身高基本在十四点一厘米左右,但是人物的姿态都各不相同,显然是通过不同的体态特征来传达人物各自的神态的。人物站姿比例几乎都在六至七个头之间,坐姿在四个半头左右。也就是在造型上是严格按照人体正常比例刻画的,说明了顾恺之对“形”要求的严格性。魏晋之前的人物画并不注重人物容貌的描绘,因为人物画的功能决定了它主要是服务于政教需求。而魏晋之际,从《女史篇图》中就可以发现这种在刻画女性容貌上更加细致入微的转变。
顾恺之在《女史箴图》的设色方面是非常典雅,不追求华丽藻饰。画中也用浓重的颜色,如朱砂,但使用浓色是根据画面的需要,而且面积并不大,多用于女性衣着的裙边和飘带,“以浓色微加点缀”。如“同袁以疑”一段,由于年代久远画面色彩已经失真,似乎有些单调,但是女子的红色上衣为此幅画面增色不少,与整个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也衬托出女性的娇媚。再如“鉴于小星,一则繁尔类”一段中借鲜艳的色泽来衬托主人的地位。君王身边的女性可能是皇后,以红色的上衣使其醒目,以区别于其它殡妃。
顾恺之《女史箴图》第一段:
画汉元帝率宫人幸虎圈看斗兽,后宫佳丽美人在座。有一黑熊突然跃出围栏,直逼汉元帝,冯婕妤挺身护主的故事。画卷中的冯婕妤长带宽衣,虽聘婷苗条,但面对跑过来的黑熊豪无惧色,临危不惧的精神表现的很突出。而那两个武士虽手执武器,一个在张口大声呵喊,一个用力刺向黑熊,但面露惊惶之色,与冯婕妤的昂首挺立形成鲜明的对照,更突出地表现了冯婕妤的勇敢与其它宫女、惊慌失措的神态。顾恺之在这一段中,充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不同形象和性格。
顾恺之《女史箴图》第二段:
画班婕妤辞谢与汉成帝同荤的故事。画卷中画了八个宫人抬着车辇,汉成帝坐在荤中回首看着后面步行的班婕妤,似乎怪她不肯同乘。同时又倾听班婕妤的慷慨陈词。辇后班婕妤侧身站立,面容庄重美丽。辇中还坐一妇人(可能是皇后)面朝一边不敢正视班婕妤的表情和辇后另一殡妃两眼望着辇中似做思想斗争的神态,同班婕妤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班婕好的高风亮节。
顾恺之《女史箴图》第三段:
画的是一座崇山峻岭,表现“崇犹尘积”。在山峡中有一匹刚露出头颈的马。山坡上有一只老虎蹲坐回首凝视。山下有两只兔子在奔跑。山旁有两只鸟,一只飞翔空中,一只立在山石上回首而望。山顶两旁画有彩云衬托的日和月同时出现,太阳里边有乌鸦,月亮里边有玉兔。是用象征手法表现《女史箴》文中的“旧中则员,月满则微”的道理。山下有一个人跪右腿,弓左腿,搭箭弯弓欲射,表现了“替若骇机”。从画面的布局来看,人物画中,间杂以山水、飞禽走兽,使画卷的内容显得生动活泼,没有单调的感觉。
顾恺之《女史箴图》第四段:
画的是两个妇女对镜梳妆。用来表现“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其中一个妇女正对镜自理,镜中映出整个面容,画家巧妙地展现出那种顾影自怜的神态。另一妇女照镜,身后有一女子在为其梳头,梳头的少女表现的尤为秀丽。旁边放有镜台仓具。三个人的姿态各不相同,却都让人感觉到幽雅文静,姿态端庄。画面显示了魏晋女性浓郁的生活气息。
顾恺之《女史箴图》第五段:
画一张悬挂有帷慢的床,床前有几。一妇女侧坐床内,一只胳膊搭在窗权上,面容严肃。一个男子坐床边,鞋尚未穿好,回头看着妇女。这是意在说明“出其言善,千里应之”,如果其言不善,尽管是夫妻,也要造成“同袁以疑”。
顾恺之《女史箴图》第六段:
画的是夫妻二人并肩端坐,对面一妇女怀抱孩子,孩子手中正在玩一个圆球,另有一个孩子在地上爬着回头观望。旁边的一个妇女正在给面前的小孩疏小辫,孩子不太高兴,挣扎不肯疏,似乎是着急和其它孩子玩耍。画卷的上边有一中年人端坐读书,两旁有两个少女也一同观看,像是在讲解书的内容。全段描写人物众多,但表情各异,丰富多彩。这正是“鉴于小星,戒彼饮遂。比心盘斯,则繁尔类”的形象体现。
顾恺之《女史箴图》第七段:
画一男一女,男子在前,女子紧随其后,见男子回身做摆手相拒之状,便停了下来,作出一种扣心自问的姿态。这段是用来表示“欢不可以读,宠不可以专”。
顾恺之《女史箴图》第八段:
画一个妇女端坐,微微低下头来,似乎在沉思着什么。女人面部表情祥和,充分表现了“翼翼矜矜,福所以兴。靖恭自思,荣显所期”的箴文内容。
顾恺之《女史箴图》第九段:
表现了三个女子的形象。独自站立的女子是女史官,右手执笔,左手托着一本书(大概是记载着王后殡妃礼仪的典籍),正在批注着什么内容。对面有两位女子,一女子回首与另一女子形成对视,似乎还交谈着什么。也许正在谈论女史宣读的篇言。这正是“女史箴篇,敢告庶姬。”
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尾插图